新闻动态 > 综合动态

走进这个夜市,你就走进了丽江的生活……

媒体:丽江融媒  作者:内详
专业号:玉龙雪山保护区管护局 2025/10/28 9:50:02

走进这个夜市,你就走进了丽江的生活……

 

从来没有一个市场,会让我如此痴迷,嘉和夜市是第一个。

图片

嘉和夜市里熙熙攘攘的人群。(丽江融媒记者 李琳瑛 摄)

暮色初合时,嘉和夜市的灯盏次第亮起。这座藏在丽江城中的市集,宛如一个巨大的调色盘,将天地间的色彩尽数倾倒于此。穿行其间,仿佛步入一幅流动的丽江版《清明上河图》——图中是披星戴月的纳西阿妈、背着竹篮的本地市民,还有眼眸发亮的异乡旅人。

图片

顾客在嘉和夜市里选购。(丽江融媒记者 李琳瑛 摄)

“果”色生香

最先闯入视野的,是那些泼洒在摊位上的色彩。番茄和辣椒的红不是单调的红,从初熟的橘红到深熟的朱红,宛若把夕阳的渐变过程凝于果皮之上,茄子泛着幽紫色的光泽,玉米垂落金灿灿的长须,就连皱皮老黄瓜也骄傲地向顾客展示自己区别于绿皮黄瓜的粗犷外表,一旦有识货的人买走,那将收获不同于以往的清脆爽口……

图片

嘉和夜市里的各类蔬菜。(丽江融媒记者 李琳瑛 摄)

图片

嘉和夜市里色彩斑斓的辣椒。(丽江融媒记者 李琳瑛 摄)

更令人惊叹的,是那些本该栖身精品超市的“贵族水果”的登场方式。阳光玫瑰葡萄成串摆放,翡翠般的果粒在灯光下泛起蜜色光晕,却只是简单摞在竹筐里;牛油果如墨绿色的卵石堆成小山,隔壁的蓝莓在简易塑料盆里泛着霜色,仿佛落满星光的迷你湖泊。

图片

嘉和夜市里的牛油果。(丽江融媒记者 李琳瑛 摄)

图片

嘉和夜市里的阳光玫瑰。(丽江融媒记者 李琳瑛 摄)

卖果的阿婆用带着纳西口音的普通话招呼:“甜过初恋的葡萄,尝一个嘛!”另一边,火龙果摊位的大叔刀起刀落间,将紫红色的火龙果切成莲花状,果肉渗出蜜汁,恰似一盏东巴纸灯晕开的光。在这里,果香与色彩完成了奇妙的化学反应——闭上眼睛,竟能通过鼻腔“看见”斑斓色块:芒果的黄、苹果的绿、山楂的红、柚子的晶莹剔透……最有趣的是,在不同口音的叫卖声中,你仿若听到了一曲由一区四县老乡们共同创作的交响乐曲,他们嘹亮的嗓音,是对于家乡丰饶物产发自内心的自豪与骄傲。

图片

嘉和夜市里成堆的蓝莓。(丽江融媒记者 李琳瑛 摄)

图片

外观平平无奇,口感酸甜可口的青苹果。(丽江融媒记者 李琳瑛 摄)

烟火脉络

烟火脉络

当食物的香气开始升腾,夜市仿佛有了心跳。烤饵块的焦香率先破空而来,混合着隔壁烤乳扇玫瑰酱的甜香,像是丽江古城的阳光被烘烤出的味道。对面摊位的纳西阿妈正在煎鸡豆凉粉,油花在铁板上跳起锅庄舞,溅起金黄色的香气涟漪。

图片

嘉和夜市里的特色美食。(丽江融媒记者 李琳瑛 摄)

再往深处去,裹挟着菌菇的鲜香扑面而来。松茸、牛肝菌、鸡枞菌被制作成各种辣椒酱,油汪汪的大盆里,仿佛整个滇西北的山林精华皆交融于此。

图片

各色菌菇做成的酱。(丽江融媒记者 李琳瑛 摄)

最妙的是各色香气在空中的交织。烤臭豆腐的撞上炸洋芋的椒麻,红糖米糕的甜邂逅烤鸭的咸鲜——这些气味如同隐形的织锦,将不同食客的故事编织在一起:挽手散步的闺蜜分享一碗油炸包浆豆腐,背包客举着手机拍摄舂鸡脚的过程,贪吃的孩子踮脚买走一根滋滋冒油的烤肠……食物的香气成了记忆的锚点,让市井烟火升华为人间百味的长诗。

花间诗意

就在烟火气最浓的转角,蓦然遇见一摊繁花。玫瑰、向日葵、紫罗兰…还有一些是叫不出名的小花,用纸张捆成花束,随意插在塑料桶里。卖花姑娘从容地修剪着花枝。

“买把花吧,能开一个星期呢。”她递来的花束里,还带着几片山野的绿叶。这些花儿与蔬菜共享同一个空间:芦笋挨着玛格丽特,胡萝卜的橘红映衬黛安娜玫瑰的绯红。有个挑菜的阿叔顺手买了束向日葵:“媳妇喜欢,说插在酱油瓶里都好看。”

图片

嘉和夜市里的花店。(丽江融媒记者 李琳瑛 摄)

鲜花在这个市集里从不显得突兀。它们与瓜果蔬菜一同呼吸,诠释着丽江人“过日子也要有花样”的生活哲学。当买家抱着菜篮与花束离去,那些摇曳的花枝便成了移动的春天,将夜市的诗意散布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图片

嘉和夜市里的商贩。(丽江融媒记者 李琳瑛 摄)

夜深了,夜市却愈加鲜活。路灯的光晕染在每个人脸上,模糊了游客与居民的界限。在这里,生活显露出最本真的质地:既要柴米油盐的踏实,也要风花雪月的浪漫。一个卖菌菇的阿奶收摊前,仔细在筐篮边插了支野菊花:“明天又是新日子,要打扮得精神些。”

图片

嘉和夜市里,市民在挑选蔬菜。(丽江融媒记者 李琳瑛 摄)

图片

嘉和夜市里的香蕉摊。(丽江融媒记者 李琳瑛 摄)

嘉和夜市最终成为丽江质朴生活的代言:那些精巧包装的生活美学,在这里褪去浮华回归本真。所谓诗意栖居,从来不在远方,就藏在这市井烟火与四季鲜果交织的日常里。当最后一盏灯熄灭时,空气里依然飘荡着果香、饭香与花香,仿佛整个丽江坝子都成了天然的匣子,收藏着那些被夜色浸透的人间絮语。

阅读 1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