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综合动态

山林里的“商机”!古城区七河镇“五级联动”让村民林下刨出“金疙瘩”

媒体:丽江市林草局  作者:内详
专业号:玉龙雪山保护区管护局 2025/10/28 10:15:14

山林里的“商机”!古城区七河镇“五级联动”让村民林下刨出“金疙瘩”

 

清晨的阳光刚洒进七河的山林,后山村委会的和大叔就扛着锄头往自家林地走——林子里的魔芋苗刚冒头,得趁着露水没干松松土。不远处,忠义村的养殖区里,散养的土鸡扑棱着翅膀啄食草籽,林间还传来村民们说说笑笑的声音。有人在给滇黄精浇水,有人在跟着“土专家”学分辨药材病害。这热闹的场景,在几年前的七河山林里可少见。如今,靠着“党建 企业 村公司 带头人 农户”的“五级联动”模式,曾经寂静的山林,变成了村民家门口的“聚宝盆”。

图片

党员带头干,山林有了“主心骨”

“以前想在林下种点啥,总怕选不对品种、没技术。现在党员干部直接把‘课堂’开在林子里!”正在给中草药除草的李大姐说。七河镇党委早就摸透了本地山林的“脾气”,确定了魔芋、中草药这两条“致富路”。忠义、后山等5个村的党支部,成了林下产业的“主心骨”——党员技术骨干天天泡在山林里,从选种苗到防病虫害,手把手教农户;懂经营的党员还牵头成立了合作社,建了750亩的“党员示范基地”,去年光技术培训就搞了6场,400多个村民跟着学了真本事。现在走进示范基地,魔芋叶铺得满地都是,滇黄精长得齐腰高,看着就让人欣喜。

图片

企业来“搭台”,种出的东西不愁卖

“以前自己种点魔芋,要么卖不上价,要么没人收,现在根本不用愁!”村民王大哥指着林边的加工车间笑着说。七河镇专门找了万农、金源两家大企业来帮忙,不仅建了魔芋精粉生产线、中药材初加工厂,还跟村里的公司签了“保底收购协议”。去年光协议就签了42份,村民种的500亩魔芋、250亩滇黄精,到了收获季企业直接上门收,价格还不低于市场价。企业还统一给农户发优质种苗,教大家按标准种,种出来的东西质量好,加工后能卖更高的价,真正让“好产品”变成了“好收益”。

图片

村公司“牵线”,零散资源聚成“团”

“以前各家各户的林地散着,想搞点规模种植都难,现在村公司一整合,啥都方便了。”忠义村的村支书说。村里依托党支部办了综合服务公司,把村民零散的林地、劳动力都整合起来——想种魔芋,公司统一对接企业要订单;缺人手,公司统一组织村民干活;不懂技术,公司请人来指导。去年一年,忠义、后山等5个村的村集体,靠林下产业就赚了100多万元。现在村民们都说,有了村公司当“大管家”,种植养殖不用自己瞎琢磨,跟着干就行。

图片

“土专家”带路,技术手把手教

在七河镇的林子里,总能看到几个“大忙人”——他们是村里的产业发展带头人,也是大家眼里的“土专家”。忠义村党员和烨华就是其中一位,带头发展种植林下中药材30余亩,带动周边20户农户户均增收1.8万元。他每天都在林子里转,谁家的滇黄精叶子发黄了,他一看就知道是缺肥还是有虫;谁家想试试新的种植方法,他带着工具上门帮忙。这些带头人还会把市场信息告诉大家,比如今年哪种药材好卖,哪种种苗产量高,让村民少走了不少弯路。大家都说,有这些“不走的老师”在,心里特别踏实。

图片

图片

农户得实惠,山林变成“钱袋子”

“我家3亩林地流转给村公司种魔芋,每年能拿租金;平时在林里干活,一天能挣80块;年底还有分红,去年光这三项就多赚了1万多!”后山村民和大妈算起账来满脸笑容。在“五级联动”模式下,村民的增收路子特别宽——林地流转有“租金”,干活有“薪金”,入股有“股金”,企业保底收购能稳赚,年底村集体还能分红。昔日没人看上眼的山林,现在成了村民的“绿色存折”,大家靠林下产业,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图片

如今的七河镇,山林里处处是忙碌的身影,魔芋、中草药长得旺,土鸡、家禽满山跑。“五级联动”不仅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更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找到了致富路,真正实现了“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好光景。

阅读 68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