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综合动态

纳西香包:一针一线,缝进雪山的呼吸

媒体:丽江市林草局  作者:内详
专业号:玉龙雪山保护区管护局 2025/8/26 15:16:59

纳西香包:一针一线,缝进雪山的呼吸

 

图片

在白沙古镇以北的深巷里,东巴文化第三十四代传承人的小院中,阳光穿过老树枝丫,洒在木桌上一堆晒干的草药上——艾草蜷曲着叶脉,薄荷碎末泛着青绿,藿香的辛香随风轻扬,悄悄钻入鼻尖。

图片

东竹老师带着游客,将这些由雪山融水滋养过的草木香气,一缕缕缝进土布小包。这,就是纳西香包。它不只是一枚香囊,更是一方能揣在怀里的“自然密码”,一个藏着草药智慧与东巴文化的移动秘境。

图片

图片

打开一只纳西香包,就像翻开一本纳西人的自然药典。手掌大的布袋里,藏着至少五种来自海拔三千米的草木精灵。

图片

艾叶,是香包里的“定海神针”。采自玉龙雪山脚下的向阳坡地,晒干后揉成碎末,气息温厚如阳光,纳西人说它“能扫走一身晦气”。雨季揣在兜里,连潮湿的心情都能焐得松软。

薄荷,带着雪山融水的清冽,叶片上的绒毛还沾着晨露的记忆。碾碎后那股蹿入鼻腔的凉意,仿佛能瞬间驱散茶马古道上的疲惫。

还有藿香的沉稳、紫苏的微辛、陈皮的温润……这些随手可摘的植物,经阳光暴晒、炭火烘焙、石臼研磨,最终在香包里达成奇妙的平衡。

图片

图片

在东巴纸记载的古老智慧中,这些草木从来不只是药材。艾叶属“火”,薄荷属“水”,五种草药暗合东巴文化中“五行相生”的宇宙观。纳西人相信,香包不是简单的香囊,而是自然能量的容器——雪山的阳刚、溪流的阴柔、草木的生命力,都被封存在这方寸之间。

图片

图片

在白沙东巴文化传承之家,学做香包,是从触摸“土地”开始的。

指尖抚过粗粝的纳西土布,能感受到棉线自然的纹路,像触摸着丽江的土地肌理。老师笑着说:“布上的斑驳不是瑕疵,是阳光走过的脚印。”

图片

木盘里摊着各种草药,需凭嗅觉搭配比例。薄荷的凉、艾叶的暖、藿香的醇,在鼻尖交织成一幅雪山草木图。有人偏爱清冽,多捏了一点薄荷;有人喜欢温润,艾叶便成了主角。老师从不干涉:“每个人的气场不同,香包本就该独一无二。”

图片

穿针时,游客的手腕总有些笨拙。老师笑着示范:“缝香包,针脚要像茶马古道的石子,密而不挤。”线穿过布面的瞬间,仿佛听见古老的歌谣——原来每一针都藏着“平安”的密码。

图片

有人缝得歪歪扭扭,却比机器缝制多了份手作的温度;有人特意留了个小线头,说那是“与自然的牵念”。

收线时绕三圈,象征“天、地、人”的联结。“风一吹,福气就顺着绳头跑出来啦。”老师边说边晃动手腕,绳结在空中划出轻盈的弧线,像一只振翅的蝴蝶。

图片

图片

最动人的时刻,是缝好最后一针的瞬间。

把香包凑到鼻尖,自己调配的香气扑面而来——那是亲手捕捉的雪山风、古镇阳光、草木灵魂。有人把刚做好的香包塞进孩子兜里,说要让丽江的味道跟着娃回家;有人对着香包轻轻哈气,仿佛要把自己的心意也封进去。

图片

图片

香包虽小,却承载着纳西族对自然的敬畏、对健康的理解、对生活的热爱。它既是驱虫避邪的护身符,也是人与天地对话的媒介。它不喧哗,却自有力量。

图片

当你把这只香包带回家,挂在床头、放在衣橱,或是随身携带,那一缕缕草药清香,便成了你与丽江、与东巴文化之间最柔软的纽带。

图片

当它在都市的喧嚣里散发清苦又甘甜的气息时就像雪山的风,穿过时空,轻轻叩问:你还记得自然本来的味道吗?

图片

阅读 245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