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海上森林”的生命密码
IN LIFE CODE OF MANGROVES
红树林是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 以红树植物为主体的湿地木本植物群落。在潮起潮落的海岸边,红树盘根错节的根系编织成一张“生命之网”——它们可以净化海水中的污染物,庇护鱼虾蟹贝的幼体,抵御台风与海啸的侵袭,更以惊人的固碳能力成为地球的“蓝碳银行”。
小红树 大能量
红树林作为全球沿海重要的生态屏障,能够抵御极端天气和海岸侵蚀。约1公里宽的红树林带可削弱80%的海浪冲击力,台风期间能减少数十亿元的经济损失。此外,红树林单位面积的固碳能力是热带雨林的5倍,全球红树林每年可吸收约2400万吨二氧化碳。
红树林危机:当生命铠甲出现裂缝
随着气候变化加剧和人类活动影响,红树林的保护功能面临严峻挑战。
1 外来物种的生态挤压
20世纪末,为快速绿化滩涂,华南沿海大量引种生长迅速的外来物种——海桑。有研究表明,海桑的密集根系会释放化感物质,抑制本土红树(如秋茄、木榄)的生长,导致生物多样性锐减。在自然界中,凭借天敌缺失和繁殖能力等较强的优势, 外来种更易抢占有限的生态位, 进而挤压原生物种的生存空间, 影响本土物种的生存,从而带来一定的生态风险。
2 入侵植物的“攻城略地”
五爪金龙、薇甘菊等外来物种借助蔓生茎攀援并迅速覆盖其他植物上,使得所覆盖植物因接受不到阳光而无法光合作用,慢慢枯死。它们凭借超强繁殖力一步一步侵占原生红树林的地盘。
3 潮沟淤塞
候鸟依赖滩涂作为停歇和越冬栖息地,红树林依赖潮汐动力进行生物间物质交换。但水动力的缺失易导致潮沟淤塞,水流不畅,鱼类洄游通道中断。而潮沟就是盘桓在红树林间的“呼吸通道”,在必要的时候可为生态退化的红树林区域传输水、养分和沉积物,减缓红树林群落的衰退。
与时间赛跑的修复行动
在沿海湿地等红树林广泛分布区域,面临过量海桑扩张、入侵植物肆虐、潮沟淤塞等问题,让红树林的修复成为一场与时间赛跑的生态保卫战。
红树作为深圳市树,是湿地重要物种之一,也是深圳精神的文化象征。在红树林生态中,红树林和栖息的动植物构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生物群落,这个生物群落与环境条件一起构成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独特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开展对红树林的修复改造不仅能为鸟类创造了更多的栖息环境,也有利于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和保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
撰稿人:豌豆
图片:江离
校对:刘晶晶
审核:张俊鑫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