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江西婺源4月10日电 (记者 吴鹏泉) 记者10日从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该自然保护区发现了一种蜘蛛新物种——蓝冠短尖蛛。
近日,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邀请井冈山大学蜘蛛生物学研究团队,对自然保护区内蜘蛛物种多样性进行初步调查,发现了上述蜘蛛新种。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国际期刊《生物多样性数据杂志》(Biodiversity Data Journal)上发表。
蓝冠短尖蛛,隶属刺足蛛科短尖蛛属,体长约2.8毫米,腹部背面具有明显斑纹,雌性生殖器结构(如交媾孔间距、大小和受精管长度)显著区别于同属其他物种。研究团队通过形态学技术,确认该物种为此前未发现的新物种。
据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副主任杨军及蜘蛛生物学团队介绍,蜘蛛新物种以“蓝冠”命名,源自保护区内极度濒危鸟类“蓝冠噪鹛”,以濒危物种命名蜘蛛新物种,体现了生态关联,呼吁公众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
“随着蜘蛛新种的发现,世界短尖蛛属有效种数量增至12种。”井冈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刘科科介绍,蓝冠短尖蛛是短尖蛛属在中国中部省份江西的第6个物种,其发现进一步印证江西丘陵地带可能是该属的多样性演化中心。
刘科科认为,短尖蛛属“一山一种”的微域分布模式不仅揭示蜘蛛对复杂地形的适应性分化,还暗示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能蕴藏着独特的生态关联。例如,丰富的蜘蛛资源或为食蛛鸟类(如白颊噪鹛、大山雀、红胁蓝尾鸲等)提供了稳定的食物基础。
江西婺源森林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唯一以森林鸟类及其栖息地为核心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存有完好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为全球极危物种蓝冠噪鹛提供了稳定的栖息环境。(完)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