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综合动态

世界湿地日 | 地球的重要“碳库”---“无所不能”的湿地

媒体:微信公众号  作者:tnc
专业号:华基金生态环保基金会 2021/2/4 11:07:19

图片

摄影:Todd Winters

湿地充满了灵动的生命,是地球上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最大的生态系统之一,但人们通常并不这样认为。很多人想到湿地,会想到滋生蚊虫的沼泽地,除了占用宝贵的空间外,它们似乎没有任何用途;实际上,“湿地”是一个通称,包含了多样的栖息地,那些地表水和地面积水浸淹的频度和持续时间很充分、在正常环境条件下能够生长喜湿植被的区域都包括在内。

根据《湿地公约》(Ramsar Convention)的分类系统,湿地可被分为大类,即:海洋/滨海湿地,如海草层、滩涂、珊瑚礁、红树林沼泽等;内陆湿地,如湖泊、河流、泥炭地、灌丛沼泽等;人工湿地,如水库、水稻田、盐田甚至废水处理场所。

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独特,不仅具有净化水质、调节气候、固碳储碳、涵养水源、提供生物栖息场所等生态功能,还具有蓄洪防旱、补充地下水、提供丰富的动植物产品、丰富旅游和野外科学场所、传承文化等重要的社会经济功能

图片

湿地的作用 | 图源:TNC大自然保护协会

气候变化与湿地-WETLANDS

气候变化造成的恐慌正在世界各地蔓延, 只有科学认知气候变化,并不断寻求适应或减缓气候变化的对策,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图片

图源:TNC大自然保护协会

通常来说,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减排,即通过提高能效、节能降耗、增加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森林和湿地保护等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向大气的排放;二是增汇,即通过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恢复和可持续管理,如避免毁林、造林、森林管理、湿地保护和恢复、农田管理和草地管理等措施,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增加碳储存,即碳汇或吸收汇。

湿地与气候变化有着密切的关联,湿地不仅对一定半径范围内的小气候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同时湿地拥有很强的碳汇能力,利用湿地应对气候变化,能有效缓解温室效应,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极为关键的作用。

湿地与“碳”—WETLANDS

湿地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碳库之一;湿地中植物种类丰富,植被茂密,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使无机碳(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变为有机碳,不断地在湿地土壤中积累。而湿地中含有大量未被分解的有机碳,也在湿地中不断积累。湿地是陆地上碳素积累速度最快的自然生态系统。

摄影:Bridget Besaw

湿地是陆地上巨大的有机碳库。尽管全球湿地面积仅占陆地面积的4~6%(即5.3~5.7亿公顷),碳储量约为3000~6000 亿吨碳,占陆地生态系统碳储存总量的12~24%。泥炭地、红树林、海草床等都储存了大量的碳。以泥炭地为例,它只占地球陆地面积的3%,储存的碳是森林的2倍!如果这些碳全部释放到大气中,则大气二氧化碳的浓度将增加约200ppm(parts per million),全球平均气温将因此升高0.8~2.5℃(刘子刚,2004)。

湿地“碳库”之称绝非虚名,下面我们以湿地类型中的泥炭地滨海湿地为例,进行说明。

湿地碳汇“大咖”:泥炭地

泥炭又称为泥炭土、草碳,是被埋在地下湿地的植物的“遗体”,经过数千万年的堆积,在较低气温、雨水较少或缺少空气条件下,缓慢分解而形成特殊有机物。泥炭地是指泥炭厚度至少为30cm,或有机质含量超过50%的湿地(周文昌等,2016)。

图片

泥炭地示意图 | 图源:IPCC, 2014

泥炭湿地不仅能够吸收二氧化碳,还能存储大量未被分解的有机物质,避免里面的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回到大气中去。全球泥炭地面积约4亿公顷,仅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但其碳储量达1200~5419亿吨,占全球土壤碳储量的10~35%,单位面积土壤有机碳密度高达600~1500吨碳,是全球土壤有机碳密度的6~15倍(刘子刚等,2012)。泥炭湿地约30~40%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储存在泥炭层中,年碳积累速率约为0.20~0.30吨碳/公顷(Gorham,1991;Morna et al.,1989)。

在季节性水淹的状态下,泥炭地能持续地固碳。

以我国为例,根据全国泥炭资源调查(19831985年)的结果,我国泥炭地面积104.4万公顷,约46.87亿吨(干重),占我国陆地面积的0.1%。泥炭地有机碳储量为6.207~40.926亿吨,相当于中国土壤有机碳总储量的8~30%,单位面积有机碳储量为300~1552.5吨碳/公顷(刘子刚等,2012)。中国东北和青藏高原是主要的两个泥炭地分布地区,其中青藏高原区域分布面积约为5086km2,碳储量约14.2亿吨,中国东北分布区域面积约为2050km2,碳储量约2.1亿吨。东北地区的大小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分布大量泥炭沼泽,土壤平均碳密度116.2吨/公顷,平均年固碳速率1.07吨/公顷。

图片

青海诺尔盖湿地美景 | 摄影:张小全/TNC

虽然泥炭湿地的碳累积速度非常缓慢,然而一旦泥炭湿地被破坏,碳分解速度却非常快,以至于数千年储存的碳在几年内被分解并释放到大气中。

泥炭地排干为草地,热带、温带和寒温带的年碳排放速率分别达9.6吨碳/公顷、5.3~6.1吨碳/公顷和5.7吨碳/公顷;热带泥炭地转化为水田和旱地,年碳排放速率分别达9.4吨碳/公顷和14吨碳/公顷,在温带和寒温带为7.9吨碳/公顷(IPCC,2013)。

因此,保护泥炭地、避免泥炭地的破坏和退化,将有助于避免泥炭地碳的直接排放,单位面积减排效果比避免毁林更大同时,对退化泥炭湿地进行恢复,如排干湿地还湿、退耕还湿、退牧还湿、可持续放牧等,可逐步恢复泥炭地的固碳能力。在寒温带,排干有机土湿地还湿的年均固碳速率为0.34吨碳/公顷(寡养)和0.55吨碳/公顷(富养)(IPCC,2013)。与森林固碳有成熟期或碳饱和不同,泥炭地固碳不会饱和,是无限期的。

图片

摄影:Kent Mason

湿地“蓝碳”:推动构建更具弹性的未来

滨海湿地地处海洋与陆地交汇地带,是受陆海交互作用最为显著的生态系统,特别是潮间带的盐水沼泽、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等自然生态系统,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

保护和恢复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不仅可保护碳储存、减少碳排放、增加碳吸收,还能极大地增强海岸带弹性,提高人类和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在减缓方面,通常聚焦于红树林、盐沼和海草床三大生态系统,封存在这些滨海湿地中的碳被称为“蓝碳”

图片

摄影:Mark Godfrey /TNC

滨海湿地中储存的碳可以在土壤中保存数千年以上,这使得滨海湿地成为缓解气候变化的长期解决方案之一。

如果滨海湿地恢复到1990年的水平,每年将有可能增加2.74亿吨固碳量,相当于抵消了20亿桶以上的石油燃烧所带来的碳排量(Bronson et al., 2017)。防止湿地进一步流失可以避免数千万吨的碳排放,保护和恢复沿海湿地的全球影响显而易见、毋庸置疑。

图片

摄影:Mark Godfrey

以红树林为例,单面积红树林植被碳密度79.9吨碳/公顷,全球储量12亿吨碳。更重要的是,与陆地生态系统不同,由于潮间带土壤多处于厌氧状态,有机碳分解很少,有利于有机碳在土壤中的积累,进而形成碳汇。因此,红树林土壤可以不断地累积有机碳,土壤碳含量会随之持续增加,而陆地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达到平衡后就不再进行积累。据估计,红树林土壤有机碳年固定碳速率达1.39吨碳/公顷,全球红树林土壤年固1840万吨碳。由于红树林土壤中存在大量硫酸盐从而降低了甲烷微生物的活性,所以与淡水湿地相比,红树林土壤几乎不产生甲烷(Laffoley & Grimsditch,2009)。

通过保护和恢复滨海湿地,发挥湿地的固碳作用,将是我们建设更具弹性的海岸线、更安全的沿海社区的重要机遇。

图片

摄影:Katherine Gendreau

湿地在减缓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巨大作用,但由于在某些地区,随着种植业发展的需要,对湿地进行排干,甚至开垦,导致碳的迅速分解,以至于几千年储存的碳在几年内被分解并释放到大气中;湿地过度放牧导致生产力下降,固碳能力降低,甚至产生净碳排放。再加上水利工程、盐碱化、外来物种入侵等原因,都有可能导致湿地退化、破坏湿地的碳库功能!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可以通过排干湿地还湿、退渔还湿、退耕还湿,红树林造林等方式,恢复原有湿地的水文和植被,逐渐恢复其原有功能。保护湿地可以有效地防止温室气体的排放;通过湿地恢复,可增加湿地植被和土壤碳储量。

湿地是非常重要的碳库,不同类型湿地中储藏的碳是大气重要的碳汇,通过湿地碳汇项目保护和恢复湿地,既有利于保护和恢复湿地强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又将湿地资源的生态产品价值化,实现资源变资产,是践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具体体现

世界湿地日

图片

每年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其设立旨在提高人们对湿地重要性的认识。50年前——1971年2月2日,伊朗拉姆萨尔通过“国际重要湿地特别是水禽栖息地公约”(Convention on Wetlands of Importance Especially as Waterfowl Habitat),简称《拉姆萨尔公约》。2021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与水 同生命 互相依”(Inseparable: Water, wetlands and life),强调水和湿地是密不可分的共生体,对生命、人类福祉和我们共同星球的健康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Bronson et al. Natural climate solution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ct 2017, 114 (44) 11645-11650; DOI: 10.1073/pnas.1710465114

Gorham E. Northern peatlands: Role in the carbon cycle and probable responses to climatic warming. Ecological Applications,1991,1:182 - 195.

IPCC. 2013. 2013 Supplement to the 2006 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 Wetlands

IPCC. 2014, 2013 Supplement to the 2006 IPCC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Greenhouse Gas Inventories: Wetlands, Hiraishi, T., Krug, T., Tanabe, K., Srivastava, N., Baasansuren, J., Fukuda, M. and Troxler, T.G. (eds). Published: IPCC, Switzerland.

Laffoley, D.d’A. & Grimsditch, G. (eds). 2009. The management of natural coastal carbon sink, IUCN, Gland, Switzerland. 53pp

Morna M A,Benner R,Hodson R E. Kinetics and microbial degradation of vascular plant material in two wetland ecosystems.Oecologia.1989,79:158-167.

刘子刚. 湿地生态系统碳储存和温室气体排放研究[J]. 地理科学, 2004, 24(5): 634-639.

刘子刚, 王铭, 马学慧. 中国泥炭地有机碳储量与储存特征分析[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32(10): 1814-1819.

周文昌, 索郎夺尔基, 崔丽娟, 王义飞, 李伟. 排水对若尔盖高原泥炭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J]. 生态学报, 2016, 36(8): 2123-2132.

 

图片

阅读 20151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