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 景区动态

满江红 • 小兴安岭秋色赋

媒体:原创  作者:刘-尚林
专业号:刘-尚林 2025/10/17 17:17:10

满江红 • 小兴安岭秋色赋

霜染层林,谁挥就、丹青巨幅?抬望眼、赤枫流火,金松盈斛。万顷松涛翻赤浪,千山霞彩披黄縠。看三原、泼墨绘乾坤,惊天鹄。

红松骨,擎天簇;枫叶血,凝秋肃。更黄栌染岫,翠柏凝馥。造化倾情挥妙笔,山河着意铺华缛。叹此间、胜景冠人间,何须逐?

乙巳滇旅闲人书

 

编辑: 《满江红·小兴安岭秋色赋》注释与深度解读

上阕:天地为砚,绘就秋色惊鸿

词文:"霜染层林,谁挥就、丹青巨幅?"

注释:以"霜"为笔,"层林"为纸,开篇即抛出宇宙级叩问:谁人能以天地为画布,挥洒出如此震撼的秋日巨作?此问暗含对自然伟力的敬畏,亦将人类置于造化之下,引发对艺术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考——当人类艺术追求极致时,是否终将回归对自然之美的临摹?

词文:"抬望眼、赤枫流火,金松盈斛。"

注释:"赤枫流火"化用杜牧"停车坐爱枫林晚"的意象,却以"流火"强化动态视觉,暗合《诗经》"七月流火"的时空纵深感;

"金松盈斛"将落叶松比作盛满黄金的酒斛,既写色彩之丰沛,又暗含秋收意象,形成自然馈赠与人类感知的双向互动。

词文:"万顷松涛翻赤浪,千山霞彩披黄縠。"

注释"松涛"与"赤浪"构成听觉与视觉的通感,将静态山林转化为澎湃海洋;"黄縠"取自《楚辞》"被明月兮佩宝璐"的玉饰意象,此处却用以形容霞光如丝绸轻覆山峦,实现贵重材质与自然光影的奇妙嫁接,暗示人类文明对自然美的提炼与升华。

词文:"看三原、泼墨绘乾坤,惊天鹄。"

注释:"三原"直指(枫树)枫红、(落叶)松黄、(红松)松翠三原色,却以"泼墨"这一传统水墨技法点睛,形成东西方艺术语言的碰撞;

"惊天鹄"化用《庄子》"鹄不日浴而白"的典故,将秋色比作惊动天际的仙鹤,既写视觉冲击,又寓精神升华,暗合中国山水画"可游可居"的审美境界。

下阕:草木为骨,铸就生命史诗

词文:"红松骨,擎天簇;枫叶血,凝秋肃。"

注释:"红松骨"以拟人化手法赋予树木以精神脊梁,暗合《论语》"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的君子意象;

"枫叶血"则将植物色彩升华为生命祭献,呼应屈原"荃不察余之中情兮"的悲怆,形成自然生命与人类情感的跨物种共鸣。

词文:"更黄栌染岫,翠柏凝馥。"

注释:"黄栌染岫"化用王维"山中发红萼"的诗意,却以"染"字强化人工介入感,暗指自然色彩与人类审美意识的微妙互动;

"翠柏凝馥"将嗅觉引入视觉盛宴,形成通感矩阵,揭示五感相通的审美真谛——真正的至美必能突破感官界限。

词文:"造化倾情挥妙笔,山河着意铺华缛。"

注释:此联将自然拟人化为深情艺术家,"倾情"与"着意"形成情感递进,暗含道家"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哲学思辨。当人类将自然视为有意识的创造者时,实则是将自身审美投射于万物,完成主客体的精神对话。

词文:"叹此间、胜景冠人间,何须逐?"

注释:结句以反问收束,既是对小兴安岭秋色的极致赞美,亦是对现代人追逐名利的隐喻批判。当自然已呈现完美艺术时,人类是否该反思对"人造美"的过度执着?此问穿越时空,直指当代社会审美异化的核心命题。

创作手记:在传统词牌中植入现代性思考

本词突破《满江红》传统战争题材的窠臼,将自然景观升华为哲学命题。通过"三原"色彩的解构与重构,揭示自然美学的本质;借"惊天鹄""凝秋肃"等意象,构建跨物种的情感共同体。最终以"何须逐"收尾,形成从具象描绘到抽象思辨的完整逻辑链,使古典词牌焕发出现代性光芒。这种创作实践,恰如词中"造化倾情挥妙笔"——当传统形式与当代思想碰撞时,便诞生了新的艺术生命。

词作:刘尚林

摄影:孟夕红 乌兰呼

编发:谢佳颖

阅读 3297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