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旅足迹 > 路书

丁会仁——孤独的碾盘【散文】

媒体:鄱湖人家网  作者:丁会仁
专业号:鄱湖人家 2023/2/16 12:34:57

微信图片_20230216123535

孤独的碾盘【散文】

作者:丁会仁

丁家古村的村庄西边,有一块空地,空地已经破烂不堪了,原来的砖木结构全部倒塌掉了,只留下一片狼藉痕迹。在那片土地上,曾经是一幢土墙房,最早的时候是机米的转碾盘。

转碾盘就静静地躺在那片废墟之中,碾磙找不到去向,而只留下碾盘的痕迹,尽显无奈的落寂和无助的忧伤。

父亲说,他们那一代人,吃米在机器出现之前,全部是指望那个碾米的。圆圆的碾盘,在牛的不断转圈走动中,带动了碾盘的滚动,随着碾盘的滚动,两块圆圆的盘石,沿着石𥕢而一圈又一圈的碾压。

在我的记忆里,家里小时候经常吃的有糠的米,还有那种小米,多是碾碎后的下脚料,舍不得倒掉,就只能煮小米粥吃了,那种小米粥真的是难吃。

可以不客气的说,碾盘完全是石器时代的工具,这种工具就在丁家古村传承了几百年。

牛是农村的大劳力,几乎所有的重活都交给了牛,拉碾的重活累活也无意外交给了牛。牛成了拉磨的重劳力,如果没有牛,这个工作基本上就完不成了。但牛又喜欢吃东西,所以拉碾时,牛必须得戴上牛笼嘴,把牛嘴套上,只能呼吸却不能吃东西,这样也就可以完成任务。有些时候,可能要蒙上牛的眼睛,也就是盲牛拉碾了。

我问父亲,这个还在吗?父亲告诉我,说还在呢,因为那个地方不可能有人去建房子的。如果有一天,可以用土砖砌成墙,屋顶用稻草盖着,那就是地地道道的农村风景点了。

孤独的碾盘,是先人生存的工具,也是劳动人民伟大的智慧,是乡村的遗产,也是乡愁的记忆!

我在想,南方的每一个村庄,几乎都有一个牛拉碾盘的碾房,只是后来随着机器的发展,原始的碾米被机碾米而取代,社会在进步着,农村在文明着,乡村在美丽着……

我仿佛看到了,我家那头老黄牛驮上牛栀在碾盘的外沿不停地转着圈,转呀转啊!我仿佛看到了,我的童年赶着牛,坐在碾盘上唱着儿歌,幸福而快乐着!我仿佛看到了母亲也哼着小曲儿,和碾盘“吱呀支呀”的调子高度一致,母亲打扫着米,而我在悠悠地享受着劳动的乐趣。

我仿佛回到了童年,我想很多人和我一样,从农村走了出来,但童年磨灭不了的记忆,就成了最美好的记忆。

孤独的碾盘,远去的碾房,在丁家古村静静地待着,不经意间被人提起,又不经意间回归到原点,那是一种优美的永存,永远伫立在村人的心中。

【作者简介】丁会仁,博士,江西都昌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洛杉矶华文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会计学会会员,中国注册税务师协会专家,独立作家,中国高级会计师,中国高级经济师,澳大利亚资深公会会计师,美国注册法务会计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香港会计师公会会员。

 

阅读 1329
我也说两句
E-File帐号: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500字。)

*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