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园林景观艺术和园林文化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凝聚着文明的精华,体现着社会的发展,反应着朝代的兴衰。可以说,集艺术、技术。文化于一身的园林景观与园林文化,集中反应着人类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精神状态、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以及对于理想家园的畅想。因此,不论哪个国家、哪个时代的造园,其园林景观都寄托着当时那个时代人们的情感与理想,其物质内容与精神需求合二为一,是当时人们追求的理想家园。
前言:纵观东西方的园林构景要素。总的归纳起来,不外乎山、水、植物、建筑四个基本要素,这些都是物质要素,但其内容和组合方式都是由当时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及文化审美思想所制约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园林景观的构景呢荣和组成方式也由简单到复杂,由粗朴而趋精致,各地区与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又使园林的表现形式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总体来讲,大致分为规整式和风景式两类。
规整式园林往往具有明确的轴线与几何对位关系,重在体现园林景观的人工图案之美,表现出一种由人力所控制的、有序的景观。
而风景式园林景观的造景特点与规整式相反,自由灵动,呈现着一种自然美的风韵,特别是一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东方园林,以对大自然风景的描摹和提炼,形成特有的自然风景式园林景观。
这两种不同的园林景观邢台,有着各自深厚的文化背景,其园林景观的构成形式可以说是各自文化背景的具体体现,在其各自的园林造景过程中,更加集中地反应了东西方文化的哲学、美学、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上的根本差异。
园林的定义: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
园林景观的发展历程:自古以来,人们对眼前的世界总不大满足,因而有所向往,向往一个理想的地方,这地方最完美的,就生化成为宗教里的天堂。吸引人修身养性的天堂,正是一所园林。园林,在中国古籍里根据不同性质也成为园、圃、苑、园亭、庭园、园池、山池、池馆、别业、山庄等,英美各国则称之为garden、park、landscapegarden。虽然他们的性质不完全一样,但是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认为的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休憩、居住的环境。创造这样一个环境的全过程一般称为造园。总而言之,在全世界,园林就是造在地上的天堂,是一处最理想的生活场所的模型。如果抛开各种独特的现象而从共性视角来看,园林景观的形成和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虽然这四个阶段之间并不存在截然的断裂,但是随着历史的递进,以及科学和文化的进步,园林的内容、性质和范围当然也就有所不同。因此,应与园林景观所从属的那个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演变和文明的不断进步,将世界园林的发展划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一、园林景观的孕育阶段——原始文明、奴隶阶段
二、古典园林阶段——奴隶社会后期、封建社会(论文,主要阐述的就是此阶段 的中西方园林对比)
三、近现代园林阶段——资本主义阶段 四、生态园林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下面首先深入了解的是中西方古典园林各自的类型、园林特征、造园形式与园林实例。为后面的中西方古典园林对比剖析做好充实的铺垫与引导。
中国古典园林——综述
中国古典园林指的是世界园林发展第二阶段上的中国园林体系。它由中国的农耕经济、集权政治、封建文化培育成长,与同一阶段上的其他园林体系相比,历史最久、持续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这是博大精深而又源远流长的风景式园林体系,其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个性特征鲜明,多姿多彩,极具艺术魅力,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最。
据有关典籍记载,中国造园应始于商周,其时称之为“囿”,汉起称“苑”。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把早期的游囿,发展到以园林为主的帝王苑囿行宫。画家参与造园,进一步发展了“秦汉典范”。北魏张伦府苑,吴郡顾辟疆的辟疆园,司马炎的琼圃园、灵芝园,吴王在南京修建的宫苑华林园等,是这一时期有代表的园苑。 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后期的战乱状态,社会经济一度繁荣,加上当朝皇帝的荒淫奢靡,造园之风大兴。在城市与乡村日益隔离的情况下,那些身居繁华都市的封建帝王和朝野达官贵人,为了逍遥玩赏大自然山水景色,便就近仿效自然山水建造园苑,不出家门,却能享“主入山门绿,水隐湖中花”的乐趣。进入了盛唐时代,宫廷御苑设计业愈发精致,特别是由于石雕工艺已经娴熟。宫殿建筑雕栏玉砌,格外显得华丽。禁殿苑、东都苑、神都苑、翠微宫等等,都旖旎空前。 宋朝元朝造园也都有一个兴盛时期,特别是在用石方面有较大发展。宋徽宗在“丰亨豫大”的口号下大兴土木。这期间,大批文人、画家参与造园,进一步加强了写意山水园的创作意境。
明、清是中国园林创作的高峰期。皇家园林创建以清代康熙、乾隆时期为最活跃当时社会的稳定、经济的芳容给建造大规模写意自然园林提供了有利条件,如圆明园、避暑山庄、 畅春园等。
私家园林是以明代建造的江南园林为主要代表,如沧浪亭、拙政园、寄畅园等等。同时在明末还产生了园林艺术创作的理论书籍《园冶》。他们在创作思想上,仍然沿袭唐宋时期的创作源泉,从审美观到园林意境的创造都是以“小中见大、须弥芥子、壶中天地”等为指导思想。大型园林不但模仿自然山水,而且还模仿各地名胜于一园,形成园中有园、大园套小园的风格。自然风景以山、水地貌为基础,植被做装点。中国古典园林绝非简单的摹仿这些构景的要素,而是表现ige精炼概括的自然。它既有“静观”又有“动观”从总体到局部包含着浓郁的诗情画意。这种空间组合形式多使用某些建筑如亭、榭等来配景,使风景与建筑巧妙的融合在一起。优秀的园林作品虽然处处有建筑,却处处洋溢着大自然的盎然生机。明、清时期正是因为其园林有这一特点和丰富的超早手法而成为中国古典园林集大成时期。
到了清末,造园理论探索停滞不前,加之社会饱受外来紧缺,西方文化的冲击,国民经济的崩溃等等原因,使园林创作由全盛到衰落。但中国园林的成就却达到了它历史的巅峰期,其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所推崇和模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中国园林艺术发扬到西方,成了被全世界所公认的园林之母,世界园林艺术奇观。中国造园艺术,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早就的艺术珍品,是一个民族内在精神品格的写照,是我们今天需要继承与发展的瑰丽事业。
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一.按照园林基址划分
人工山水园——即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认为地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于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人工山水园是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成就的类型之一。
天然山水园——一般建在城镇近郊或者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
二.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划分
皇家园林——为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都可以归于这个类型。比如颐和园。
私家园林——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古时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私家园林这一称法师相对于皇家园林而言。比如留园。
陵寝园林——埋葬先人、几年先人,实现避凶就吉之目的而专门修建的园林。如南京明孝陵。
中西方古典园林对比
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中西方园林在各自思想、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独有的形态。中国古典园林按照使用者的不同划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及其他园林(包括寺庙园林、衙署园林、书院园林、祠堂园林等)这三大类。 而西方古典园林因历史发展不同阶段而有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园林等不同风格。
从整体上看,中西方园林由于在不同的哲学、美学思想支配下,其形式、风格差别十分明显。虽然中西方园林艺术由于各自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的不同而形成了两大不同的体系,独具风格、各具特色,但毕竟是世界园林文化的一部分,他们都具有连理艺术的共同特征。
中西方园林历史传统的异同
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文化历史环境早就了不同的园林艺术风格。最根本的源头是来自中西方人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西方规则式园林追求的是秩序与控制,是一种人工化的自然;中国自然是园林追寻的是天人合一,是自然的拟人化,不同的追求和理想,使得中西方园林在艺术形式上有着很大的差别。
1.文化背景的差异
中国人重视整体的和谐,西方人重视分析的差异。 而西方哲学主张客观世界的独立性,主客观分离。
2.艺术形态的差异
由于中西园林艺术具有不同的精髓,追求各自的理想,因此,在艺术形态上有着很大的差别。中国园林的象征手法,无论是用山石,或用水池,或通过花木的选择培植,总是存在,且总是有意识的,而这一方式,在西方并不普遍。相反,中国园林也缺少西方人希冀找到的成分,特别是缺少规则、对称的规划布置人工操纵水源组成喷泉,以及对草坪的大量使用。
3.发展路线的差异
西方造园艺术的发展轨迹,虽然其风格是多变的,但总体风格一直是规则几何型,崇尚理性主义,以形式的先验的和谐为美的本质;这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主流,表现了以人为中心、以人力胜自然的思想理念。
与西方不同,中国古典园林生成以来,一直沿着“崇尚自然”的道路一直走到封建社会结束。中国园林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发展、完善,终于形成了形成自然写意山水园的独特风格,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协调。
4.中西方园林形成过程的差异
中国以汉字为主体的文化在几千年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孕育出中国园林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园林体系。
从可考的历史看,西方园林始于古埃及与古希腊。
中西园林的相似性
中西园林起源的相似
中国园林起源于灵囿和园囿;西方园林的源头是圣林、园圃和乐园。园囿是各自私家园林的原型。灵囿和圣林则用于“通神灵”或者是“敬上帝”,均与早期宗教活动有一定关系,也分别是各自游乐园的先声。
中西方园林发展过程的相似
无论中国还是西方,造园活动都经历了古代的功能园艺—观赏园艺—合宜园艺三个不同的时期。
总结
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寻求文化上的融和是势不可挡的。中西园林文化的重建、发展,应是园林背后的文化意识、观念的重建。首先应基于各自合理内核的一面,然后针对不足相互汲取对方有价值的一面。具体的说,就中国文化而言,重视社会、道德的合理性,扬弃个体的软弱性,汲取西方文化重视个体独创性、科学性的合理内核,摒弃个体的封闭、隔绝性。只有这样,中国园林创作才可能深入,才有可能在新的时期呈现出新的风采。
我也说两句 |
版权声明: 1.依据《服务条款》,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版权归发布者(即注册用户)所有;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无商业获利行为,无版权纠纷。 2.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该项服务免费,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 名称:阿酷(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女士,QQ468780427 网络地址:www.arkoo.com 3.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完全遵守《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有侵权行为,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 |